據媒體12月17日報道,每年監測和維護管道的費用消耗能源公司支出的大約14億美元。如果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夠通過自動化監控和通過智能技術溝通維護問題來幫助控制成本,將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已有將無人機用于管道監控,也有一些公司正通過為管道創建智能解決方案,直接從源頭入手解決問題。
智能管道是油氣行業解決監測和維護問題的方法之一。智能管道能夠實現遠程跟蹤、監視和控制,以便在出現任何問題時及時進行監測。由加州一家公司發明的Bytepipe預計將于2021年完成,并在2022年完成改進版本。
該設想是將傳感器和電子元件集成到管道套管中,為其提供智能功能,在2019年的市場需求超過1400萬噸,該技術將為勘探和生產公司提供油氣井井下實時監測和管道全長跟蹤。
目前,油氣公司在地面管道和設備方面的支出約為5.89億美元,在井下管道方面的支出為4.63億美元,在維修方面的支出為3.2億美元。管道受腐蝕是石油行業面臨的一個困境,會導致管道破舊甚至泄漏。
2006年發生的管道腐蝕和泄漏事件對英國石油公司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2011年,該公司因阿拉斯加的管道漏油事件被迫支付了2500萬美元的罰款。隨著能源公司意識到早期檢測的重要性,智能檢測方法開始使用,包括遙控水下航行器(ROVs)、電場測繪、聲發射法和超聲波檢測。然而,許多公司仍然依靠人工,如潛水員手動拍照,監控管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術都有局限性,包括人工參與清潔設備和數據監測,以及機器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的脆弱性。
自動化圖像處理技術的改進,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預計將改善管道問題的監測和通信。這可以與基于人工智能的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CV)相結合,更好地識別管道腐蝕狀況。這兩種技術都依賴于大數據來識別和應對問題。
此外,石油公司正慢慢地開始引進用于鋼鐵管道的創新涂層,但這種涂層在惡劣條件下腐蝕速度很快。BP上游材料總工程師Bill Hedges解釋道:“我們可以看到腐蝕速率為每年2毫米。”此外,考慮到原材料的使用、運輸成本以及石油生產的暫停,簡單地更換腐蝕管道是公司的一項主要開支。據估計,全球能源行業每年與處理管道腐蝕相關的費用可能高達2萬億美元。
BP-ICAM宣布將研究開發具有自我報告能力的智能涂層,如果涂層受損,該涂層將與用戶通信。該技術依賴于微膠囊,這種膠囊在受損時釋放出不同顏色的液體,讓用戶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
現在最重要的是創造出一種智能涂層,使其能夠承受惡劣的天氣或海底條件,同時也不會對環境造成額外的傷害。
展望未來,智能管道技術、監測實踐中的大數據和防腐蝕涂層的應用,不僅可以為能源行業節省數十億美元,還可以防止環境災害的發生,提高油氣行業的安全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