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慶陽石化分公司
成果主要完成人:張 勇、趙玉軍、桑運超、魏治中、錢義剛、柳建軍、許 佳、樊 斌、李鴻雁、李虎全、熊正林、何宇春。
一、項目概況:
立項背
慶陽石化公司裝置規模小、加工流程短、高效產品占比不高,主要產品為汽柴油和聚丙烯等產品,屬于典型的燃料型煉油廠,核心競爭力不強。設備管理方法守舊、設備可靠性管理的水平較低、現場檢維修作業頻繁,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危化品企業管理日趨嚴格的安全、環保管理要求,企業承受的壓力和背負的責任越來越大。再加上企業沒有“三年一修”的管理經驗,如何在確保裝置實現三年長周期運行的同時,還要通過2018年系統停工大檢修實現檢修后一次開車成功并要連續運行至少四年的目標,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面對這些新形勢、新要求、新情況,經過認真考慮,企業提出引入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實施設備管理創新活動,以設備可靠性管理為切入點,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管控水平,建立和完善符合企業實際、達到國內先進管理水平的設備管理體系,確保裝置的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為高質量建設效益突出的精品煉油企業提供有力支撐。
二、內涵和主要做
(一)成果內
慶陽石化公司自2017年4月份至2019年9月份積極開展設備管理創新活動,引進、消化、吸收美國杜邦公司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應用“八因子法”開展設備關鍵類別識別,推動設備風險分級管理;借助設備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方法,完善關鍵設備維修策略;堅持預知預想,檢修計劃突出預知性、預防性檢修計劃(PPM)所占比重;檢修工單實施優先級管理,確保檢修資源的科學合理使用,有效提高檢修工作效率;開展卓越大檢修管理專項提升活動;強化以設備可靠性管理內容為主的基礎知識培訓,促進各級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不斷發生改變,設備風險管控卓有成效,有力推動企業管理不斷向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方向邁進,企業的經營業績、創效能力、人員素養等核心競爭力持續攀升,實現了首次“三年一修”運行,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工作思路:引入國際先進的設備管理經驗,開展設備管理創新活動,建立和完善企業的設備可靠性管理體系。
2、工作目標:通過開展設備管理創新活動,建立一套符合企業實際、具有現代化、科學化、系統化、標準化水平的設備管理體系,實現裝置“三年一修”的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
3、工作方法:圍繞確定的工作目標,基于設備風險分級管理,針對性地導入先進的設備管理工具與方法,實施設備管理創新活動,扎實開展全員參與的可靠性管理知識體系培訓和設備管理人員能力評估,促進設備管理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改變,不斷修訂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實現設備可靠性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體系的建立。通過兩年的管理創新活動,慶陽石化公司的設備可靠性管理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設備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設備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設備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實現首次“三年一修”,設備管理正向信息化、精細化轉變,為裝置的長周期、安全、平穩、高質量運行提供了強力的硬件支撐和重要的基礎保證。
(二)主要做
1、借助外力開展管理評審,找出現有設備管理體系中的不足和短板。
2、完善組織架構及保證體系,確保設備管理提升活動可持續推進。
3、開展以提高設備可靠性管理水平為核心的創新活動。
(1)在日常設備管理方面,設備風險分級管理引入“八因子法”開展設備關鍵類別辨識,使設備風險分級由定性向定量轉變,分級更加科學。通過應用設備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方法(FMEA)開展設備失效風險分析,制定、完善高風險設備的維修策略,風險削減措施的制定更加貼合實際,更有針對性。在檢修計劃制定上突出設備可靠性管理,倡導基于風險的預知性和預測性檢修,全面推行作業預約管理并利用設備信息管理技術對日檢修計劃區分優先等級,實現檢修資源的合理調配,提高工作效率。
(2)引進并應用了whytree事故樹分析法、潤滑油斑點法、超聲波疏水閥檢測等多種可靠性管理方法和工具,使設備可靠性管理手段更加豐富,更加有效。
(3)在大檢修管理提升方面,在借鑒國外卓越檢修的成功經驗基礎上,更加注重檢修計劃和檢修范圍管理,在項目評審方面引入了量化評審的J因子方法并將風險辨識貫穿到評審中,實現定性的評審向定量的評估的轉變。為了破解檢修技術和安全交底的難題,引入了檢修工作包工具,實現對風險辨識、檢修資源、質量控制等多要素的統籌管理,使檢修準備更加具體、更加貼合實際,有很好的推廣借鑒意義。
(三)實施成
1、設備可靠性管理體系基本建立。
2、設備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3、管理成本呈現下降趨勢。
4、實現了企業建廠以來首次“三年一修”。
5、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
(1)直接效
全廠系統運行周期時間達到1111天,首次實現了“三年一修”,相當于每年裝置可多運行13天,按每天加工原油1萬噸,每噸原油可創造利潤451.48元(近三年平均水平)核算,可多產生經濟效益接近5869.24萬元。
(2)管理效
通過預知性及預測性維修管理和規范化維修管理,維修資源使用率進一步提高。提升設備設施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各層級設備設施專業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非計劃的檢維修作業數量大幅度下降,維保人數下降,維修費用得到進一步降低,每年可降低費用440萬元。
前兩項合計6309.24萬元
其通過FMEA分析和制定設備維修策略,對企業儲備定額進行修訂,減少備品配件儲備數量,2019年較2017年減少儲備定額物資庫存積壓資金2430萬元。開展大檢修范圍評審和優化工作,減少2018年大檢修資金2405萬元。